日月潭療はもっと名所の風景の芸術のは作って生みます
自2017年起我們與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攜手台灣藝術家,以部落生活為思考主軸,透過文化轉譯及感官體驗的方式進行資源整合,探索日月潭的生態、部落工藝、人文等面向,共同聯手打造了日月潭部落地景藝術作品,塑造日月潭部落文化自明性,期盼讓遊客領略更多不同風貌的日月潭文化,以如此另類的行銷方式讓日月潭部落文化被更多人看見,並持續將日月潭低碳旅遊、部落特色文化推向全球旅遊市場,讓更多國內外遊客到訪後都能感受日月潭的活力,期待您一同加入永續旅遊的行列!
2020年【築巢計畫II青背山雀】-范承宗
來自山林間的青背山雀,是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的台灣特有亞種雀鳥,因黃綠色的背部羽毛而得名青背山雀,在日月潭也能見到牠們。在每年春天,青背山雀會尋覓岩壁縫隙與樹洞作為巢位,以苔蘚、松蘿、獸毛、樹皮、枝葉等材料編織成碗狀的巢窩。
台灣藝術家范承宗的築巢計畫,向自然裡的動物建築師學習築巢,這次他在日月潭的創作關注著青背山雀的築巢方式,將其築巢的流程與方法,以人類的木繩構造技藝詮釋,在伊達邵碼頭為登岸的旅人築起一座小歇片刻的巢,優雅的湖面與壯闊的山脈相互呼應,日月潭值得你走上一趟。
年 代|2020年10月
地 點|台灣南投日月潭伊達邵碼頭
展 期|為期一年
攝 影|定影影像(李尚謙)
2020年【森林宮殿】-全得富
兩輪熾熱的太陽讓萬物萎靡,一對布農族父子為了全人類的生存,合力將一個太陽射瞎成為了月亮,並且與月亮有了神聖的約定,成了布農族生活的規範與祭典的美麗誤會起源。
來自日月潭地利村的布農族藝術家全得富,透過布農族對於月亮的神話故事,用地景藝術作品表達部落文化的價值所在,期盼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傳承給下一代部落年青人。
年 代|2020年09月
地 點|台灣南投日月潭地利部落
展 期|為期一年
攝 影|藺建豪
2019年【築巢計畫I繡眼畫眉】-范承宗
來自山林間的繡眼畫眉,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,因眼眶有一圈白色特徵而得名,在日月潭邵族傳統文化裡,被視為靈鳥的繡眼畫眉,人們會在進行要事之前,仔細聆聽牠的鳴叫,將牠的聲音視為指引的吉凶嚮導。
台灣藝術家范承宗的築巢計畫,向自然裡的動物建築師學習築巢,這次他在日月潭的創作關注著繡眼畫眉的築巢方式,將其築巢的流程與方法(擇枝、聯繫、草葉、花序、軟墊),以人類的木構與繩編技藝詮釋,在伊達邵碼頭,為登岸的旅人築起一座小歇片刻的巢。
年 代|2019年11月
地 點|台灣南投日月潭伊達邵碼頭
展 期|展期已結束
攝 影|沈祐誠、陳思睿
2018年【筌屋III浮嶼】-范承宗
浮嶼是日月潭的一種傳統漁獵文化,本體是一叢茂盛的植物,看上去就像個綠色小島,水中的浮游生物會聚集在此,也將覓食的魚蝦給吸引而來,魚蝦會在浮嶼底部植物根部間躲藏和產卵,獵人便在浮嶼底部放置竹藤製作的魚筌捕捉牠們。
藝術家范承宗將水上的浮嶼和水下的魚筌翻轉,創作一件翻轉傳統漁獵文化的當代地景藝術,漂浮在水上的魚筌不用來抓魚,它要以美景與藝術做餌,捕捉人們對這迷人傳統文化的注視。
年 代|2018年11月
地 點|台灣南投日月潭伊達邵碼頭
展 期|展期已結束
攝 影|旋之恆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2018年【向山樂章】-梁若珊
大自然孕育萬物,來自原祖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取用天、地、萬物之中的五種元素能量,與天、地、萬物對話。他們善待大地,用真誠的心靈對待彼此。
向山樂章的理念是追尋原祖的精神意念。而杵音一直是與上天及周遭親友溝通的橋樑;此裝置作品希望透過互動方式讓人手持杵棒來敲敲石板,讓杵音隨著敲擊石板傳遞出的樂音,散播愛與智慧的訊息,用喜樂的心,與周遭的人、事、物分享愛的能量。
年 代|2018年10月
地 點|台灣南投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
展 期|展期已結束
攝 影|旋之恆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2017年【筌屋】-范承宗
向邵族長老學習製作魚筌(放置於河流中捕魚的竹製陷阱),將魚筌的製作方法用於一件裝置藝術的創作,透過工作坊活動,與二十多位遊客共同製作,將長老保留下的古老智慧向人們傳遞與分享。
這次我們不抓魚,要用它來捕捉人們的關注與腳步,駐足片刻,靜靜欣賞日月潭與邵族傳統文化的美好。
年 代|2017年11月
地 點|台灣南投日月潭伊達邵碼頭
展 期|展期已結束
攝 影|范承宗、藺建豪
2017年【sadu buan看見月亮】-全得富
布農族傳統的板曆中,是根據月亮週期農耕祭祀活動而設的曆法,所以月亮在布農族有祈福豐收意涵。與月亮有關的「射日傳說」故事融入在地景藝術作品裡,用潛移默化的精神保留在人們的心中,傳承布農族美麗的文化。
年 代|2017年09月
地 點|台灣南投日月潭地利部落
展 期|展期已結束
攝 影|藺建豪